“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苏菲的世界》
哲学(Philosophy)一词,最早来自古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意为“爱智慧”(philo-指爱;-sophy指智慧)。这个看似飘渺无用的学科,无助于实践类技能的培养,却能拓展生命的广度与深度。今天,小活字就来推荐10本(套)哲学绘本,通过其中的故事、思考与对话,帮助你和孩子学会感知世界,静心体会生命的美妙之处。
|
《苏格拉底与父亲的对话》
文:埃纳尔·厄维尔恩 图:欧伊文·托尔塞特 适读年龄:3~10岁 |
声音消失以后会去哪里?雪人融化之后还会存在吗?天上的云朵到底像什么?当小苏格拉底将一个个问题抛到哲学家父亲面前时,父子间展开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对话,在不经意间探讨了事物的“存在”“变化”“界限”等哲学核心问题。这不由让人想起苏格拉底的名言:“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作者埃纳尔·厄维尔恩是挪威著名的哲学家,他将日常生活中与儿子的对话记录下来,构成了本书的文字部分,同时,挪威著名插画家、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得主欧伊文·托尔塞特的拼贴式插画,又赋予了此书天真、质朴的诗意风格。埃纳尔十分注重孩子的哲学教育,他认为,哲学应当脱离象牙塔,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苏格拉底与父亲的对话》是“给孩子的哲学绘本”系列绘本中的一册。
|
Top 2
|
“小柏拉图”系列(全10册)
文:【法】让-保罗·蒙欣 等 图:【法】洛朗·莫罗 等 适读年龄:7~10岁 |
“小柏拉图”系列是法国中小学课堂选用的一套哲学启蒙书,由多位法国知名学者和插画师联手打造。这套绘本汇集并改编了历史上各时期、各流派的10位重量级哲学家的生平趣事及典故,帮助孩子认识并理解其思想精髓,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伊壁鸠鲁的笑》就借用哲学家、伦理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与古希腊众神的斗争故事,阐释了他的快乐主义哲学,即以追求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干扰为目的犬儒精神。
你知道吗?德国古典哲学家、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1724—1804)生前一向以严谨自律的生活而闻名,据说,他每天午后三点半都会准时来到柯尼斯堡一条栽着菩提树的小路上散步,风雨无阻,市民们甚至会根据他散步的时间来调自己的表。但在《康德教授的梦幻一日》中,康德教授竟然忘记了散步时间,整个宇宙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在《马克思的誓言》中,大哲学家马克思(1818—1883)化身为一个在欧洲飘荡的200岁幽灵,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阶级斗争”的故事。你会看到,即使化作幽灵,他也没有停止思考:如何才能改变欧洲广大农民受市场经济剥削的命运呢?
|
Top 3
|
“大师经典哲学绘本”系列(全4册)
文:【德】莫妮卡·菲特 图:【波】安图妮·波阿提里思克 适读年龄:7~10岁 |
该系列共分为《画家、城市和大海》《当颜色被禁止的时候》《收集思想的人》《擦亮路牌的人》4个绘本故事,由德国作家莫妮卡·菲特和波兰插画师安图妮·波阿提里思克共同创作,优雅沉静的语言搭配诗意的超现实主义画面,颇具收藏价值。
清洁工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你看,这位默默无闻的路牌清洁工总会把那些带音乐家和诗人名字的路牌擦得干干净净,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开始尝试了解这些人名背后的故事,最后竟然逐渐成为一个有名的博通之人。尽管名气带来的种种新事物接踵而来,但他仍然心存对知识的热爱,安心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清洁工。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到安然自守的心境,不也是值得向往的吗?
思想也有高低好坏之分吗?还是说,要对一切思想一视同仁呢?在《收集思想的人》中,专门收集思想的格兰特西先生会为你揭晓他的答案。
《画家、城市和大海》中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插画
|
Top 4
|
《《思考的魅力》(共24册)
文:【法】皮埃尔·裴居 等 图:【法】莱昂内尔·康艾林 等 适读年龄:7~10岁 |
《思考的魅力》丛书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联合法国高校的20多位哲学专家和50多位插画家共同打造,全书涵盖了思考、生命、存在、公正、责任、友情、自由、和平、尊重、性别等24个重要话题,以提问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为孩子们开启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与认知,树立高尚的品格、大气的格局与正确的价值观。
|
Top 5
|
“爱的小哲学”(全7册)
文:【荷】玛丽·路易斯 等 图:【荷】马克·赛格勒 等 适读年龄:3~10岁 |
“爱的小哲学”是一套来自荷兰的儿童哲学启蒙绘本,简洁、清新的画风与短小精致的文字内容相结合,讲述了7个关于成长、自我、思考与爱的暖心故事。
比如《美妙的一天》中,大象和小猪在一起欣赏夕阳,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心态。小猪感叹时光逝去不返,而乐观的大象却说:“最重要的是现在,你要和我一样快活。”
《我是你的》讲述了一只小企鹅想送给他最爱的女朋友一件世上最美的礼物。在绞尽脑汁之后,他把自己当作礼物,送给了女朋友。原来,爱人就是彼此最美的礼物!
|
Top 6
|
《尼古拉的三个问题》
文:琼·穆特 图:琼·穆特 适读年龄:3~6岁 |
《尼古拉的三个问题》改编自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三个问题》,曾被《纽约时报》誉为“能够默默改变生命的一本书”。绘本将原作中的皇帝与臣民置换成了小主人公尼古拉和大自然里的朋友们,故事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时候是做事情的最佳时机?什么是最重要的人?什么是最应该做的事?”这三个问题亦贯穿始终,主人公对问题的探索牵动着小读者心中的答案,在最后才徐徐道出珍惜当下和关爱他人的主旨。
作者琼·穆特是东方文化的爱好者,文字以禅意的故事和空灵的意境而著称,插图则是清透淡雅的水彩风格。著名绘本《石头汤》绘本就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另一部代表作《禅的故事》曾荣获2006年凯迪克大奖。 |
Top 7
|
《一半?一半!》
文:【波】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图:【波】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适读年龄:3~10岁 |
《一半?一半!》出自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优秀童书奖、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作者伊娃娜·奇米勒斯卡之手。全书通过15幅内页插画探讨了与情绪、审美、时间、生死相关的15对矛盾语汇,启发孩子在对比中明白,世间万物往往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应当学会从新的角度去接纳、拥抱这个世界的不一样。作者说:“希望创造出一些原先不能被定义、可以多维度阐释的图像。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的东西。”
|
Top 8
|
《交谈与争执》
文:【墨】亚力加德罗·麦哲伦 图:【墨】亚力加德罗·麦哲伦 适读年龄:3~10岁 |
《交谈与争执》这部独特的黑白绘本,由博洛尼亚童书展最佳童书奖得主亚历加德罗·麦哲伦创作。通过极为简练的语言和抽象、简约的插画,作者生动还原了争执时的场景,将交流的艺术赋予了不一样的哲学意味,使得孩子甚至很多成人在阅读之后都能恍然大悟:原来,通过有效的语言来正确传达情绪是如此重要。
|
Top 9
|
《之前呢?》
文:【法】查理·库蒂尔 图:【法】塞吉·布罗什 适读年龄:3~10岁 |
《之前呢?》这本极具创意的洞洞书由法国知名作家、作曲家、歌手查理·库蒂尔与法国当代著名线条大师塞吉·布罗什联袂创作。故事开篇即提出“之前呢?我从哪儿来?再之前呢?”等关于过去的问题,随之而来的答案也广博而永无止境。
书中结合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感知,以诗意简练语言和革新自由的画风讲述了各个时期不同个体生命的独特色彩,再由个人经历的呈现逐渐演变成为对人类历史起源的探索,引领小读者们思考、探究万物生命的奥秘与起点。
“我喜欢简洁的风格,喜欢安静,喜欢有空白的东西。我觉得这样画,更能传递作者的概念。” ——塞吉·布罗什(参考文章《我们一生都在找寻孩子画画时的那种自由》)
|
Top 10
|
《两条路》
文:【西】劳尔·涅托·古利迪 图:【西】劳尔·涅托·古利迪 适读年龄:7~10岁 |
《两条路》中,作者运用看似简单的图形和色块凝练成一种独特的极简画风,仅在空白处配以寥寥文字,却别有用心地向孩子们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画面采用的俯视视角,让读者得以站在高处,直观地领略到两位主人公不同的人生路线,从而感受其中的变化起落。
“这本书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像在说一个简单的故事,其实是在讲深刻的人生道理。适合经常打开翻一翻、读一读,也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亚马逊读者
|
版式设计:山伯语🐟